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当前位置: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 精神障碍 >

情绪变化,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08-10

如今,人们对抑郁症这个疾病名称已经耳熟能详,而对“双相障碍”却不甚了解。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转换就像过山车

“双相”指的是心境的两端——抑郁或是躁狂。躁狂的表现可以是兴高采烈,言语滔滔不绝,精力极其旺盛,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行为冲动冒险、不顾后果等。对有些人来说,突然之间购物增多是其表现之一,比如平时节俭的老大爷忽然间买了很多香烟到处散发、普通白领一掷数十万添置各种服装等。

躁狂明显时,患者可表现为激惹,短时间内不断与家人、同事、路人、、医生等人发生冲突。在这一时期,患者会出现夸大乃至妄想,睡眠需要减少,即便不睡也觉得精力充沛。同时,患者会自感事务繁忙,甚至连吃饭的空闲都没有。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症诊断中,甄别躁狂发作(manicepisodes)的表现尤为重要。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中的3或4项以上,很可能说明存在躁狂发作:

睡眠的需求减少。与失眠不同,失眠是指想睡觉或感到需要睡觉但无法入睡。当处于躁狂发作时期,可能只睡很少的时间,甚至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觉得自己休息好了,能量充足。严重时,可能几天都不睡觉也不会觉得疲乏。

自尊心膨胀或夸大。可能会严重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较聪明的、无所不能、百毒不侵,甚至出现幻觉,认为自己可以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还可能会许下自己无法做到的承诺,在知之甚少的时候就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例如写一本小说或创造一项发明。

比平时更健谈或有持续讲话的压力感。可能会有持续谈话,不顾及他人的交流欲望,甚至是以一种侵入式的方式。如果是易激惹的状态,还可能表现出粗鲁或攻击性。

意念飘忽或主观感受到思维奔逸。在谈话时,可能会在不同话题之间切换,甚至毫无逻辑和组织性。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个脑子”,或者想法塞满脑子,以致于说话速度跟不上脑子,而难以表达。

自我报告或被观察到的随境转移(即注意力太容易被不重要或无关的外界刺激所吸引)。可能会出现注意力分散或无法集中的情况,很容易被外部刺激所干扰。

目标导向的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激越。可能会忽然感觉自己变得友好,对人际关系或性关系非常感兴趣,不断地联络老朋友或一般朋友甚至陌生人,但不顾及这些互动行为显得具有侵扰性、专横和要求过多。通常还会表现出精神运动性激越或坐立不安,走来走去,或同时进行多重对话。

过度地参与那些可能产生痛苦后果的高风险活动。可能会疯狂购物、捐赠财产、危险驾驶、愚蠢的商业投资、轻率的性行为、滥用药物或酒精,甚至自我伤害。

轻躁狂发作(hypomanicepisodes)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轻躁狂和躁狂比较类似,但持续时间相较更短,一般持续4天左右,且不会出现躁狂发作时的精神病性特征,如妄想、幻觉和自伤行为。通常社会功能受损也不明显,不需要住院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吗?

西方发达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相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15~44岁人群中,在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医院简介

MORE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是四川成都一家精神疾病诊疗医院,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拥有专业的诊疗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特需化服务,诚信经营、打造专业品牌...[详细]

医生团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