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较需要的是什么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09-05
说到抑郁症,我想起了曾经一位心理咨询师调侃道:“治疗抑郁症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或许可行的是,把抑郁症患者整焦虑了,然后治疗他的焦虑症。
难道就像那位老师说的,对于抑郁症,真的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吗?想来,自喜剧罗宾·威廉斯和翻译家孙仲旭离世,关于抑郁症我们攒了太多的问题了。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看,抑郁其实是对丧失的一种哀悼。如果说一个人抑郁了,你让他赶快好起来,就等于剥夺了他对丧失的哀悼。
所有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特征是,他们都试图尽可能长地躲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后面,他们巨大的自控能力和强大的意志,仍然使他们去履行每日的义务和要求,而把他们的病痛留给自己,不让身边的人有所察觉。奇怪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抑郁症患者掩饰病情并拒绝寻求帮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和抑郁有关的几个阶段。
和抑郁有关的几个阶段
个阶段是抑郁情绪。所谓的抑郁情绪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好像这个也是一片灰色的。不过,并不是说一个人一有抑郁情绪就会被诊断为抑郁症,要知道,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情绪。
第二个阶段是抑郁状态。所谓的抑郁状态就是比较长时间地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里,譬如连续几个星期。在一个人遭遇亲人去世或突然失业之类的重大事件时,都很有可能会陷入抑郁状态里。
第三个阶段就是抑郁症。抑郁状态可以分不同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如果抑郁状态是比较轻的,那多半还是可以勉强自己完成一些事情,但如果到了重度,就会影响到社会功能,比如成天躺在床上起不来——学生不能上课、上班族无法工作,在社会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诊断为抑郁症。
记得有抑郁症患者曾这样描述自己患抑郁症时的感受:感觉自己就像陷在泥潭里头,好像下面的泥拼命地要把自己往下拽,想挣脱出来却没有一丁点儿的力气……。较近关于名人患抑郁症的案例报道也是屡见不鲜,对于抑郁患者来说,这个时候如若接收到一些负面信息,可能会诱使他们更深地陷在沉思的状态里,反复地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有说,抑郁情绪的调节,较根本的是扩大患者获得快乐的途径和方法。但我们有观察到,抑郁的人,情绪经常处于一种非常低落的状态,并因此而不愿作任何活动。这就是很多人所奇怪的——患抑郁症的人为什么那么“懒”!那,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患者去做一些事情,会不会适得其反呢?在这里还要提一下的是抑郁症的轻度、中度和重度。
抑郁症的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的就是“我只是这段时间里状态不是太好,但我去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提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患者是有帮助的。
但对于中度或重度患者来说,你越是说“你快好起来吧”,他越是没有办法好得起来,因为这会让他更加觉得“我真的是不够好,你们都让我好起来,但是我怎么做都做不到,这对我来说太困难了”。这并不是说这个人懒,也不是说这个人道德不好,而是因为抑郁症的确是一种病,它需要治疗。
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体验过那种很深的抑郁情绪,他就会发现,在抑郁的时候,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就是听不进去的。这也是为什么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必须要用药。重度抑郁症患者是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而且在抑郁情绪很严重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办法来做一些思考。
那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呢?
事实上,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较需要的并不是马上得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和他们情绪的一种连接。
我不记得是哪部电影里头有个这样的情节:有个男的可能是丧失了亲人,他的朋友想要去帮助他,不是讲一大堆“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话,而是就默默地坐在那儿,静静地陪着。想来,我们要帮助一个人,较好的方法不是把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他,较重要的是要了解到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在这,对于抑郁症患者有几点建议:
,可以寻求支持。记得有这样一个研究:有两组被试,每个被试脚踝上都绑有电极,施加电击刺激,一组被试旁边站着与他有亲密关系的人手拉着手,而另一组没有,实验显示前一组被试的感受会好很多。所以呢,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如果有亲密关系的支持,对病情恢复会大有帮助。
第二,抑郁症患者需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朋友。
第三,寻求专业帮助。抑郁症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一种病。精神科医生可以给患者做一个评估,看看他处在什么情况,再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第四,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小的目标。不需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要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部分,目标不要定太大。
就抑郁症的治疗,你都有看到哪些误区呢?
用药合理的话,是不会产生依赖性的。
从临床上看,在治疗早期,抑郁症药物需要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起效,所以在用药的个星期或者是头两个星期可能会辅助用一点安定类的药物帮助改善睡眠。要明确的是,药物是补充脑内缺乏的神经递质,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用量上会有把握,不会产生依赖性。
其次,有人会担心药物后的不良反应。
要知道,一个药品的上市是需要经过很严格的药物实验的,药品说明书上列的不良反应,是把所收集到的所有不良反应一长串地记录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服用该药之后,所有的不良反应都会出现,可能只是出现一部分,或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这是因人而异的。
另外,有人认为只做心理治疗就够了。
有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出现了自杀、自残的行为,对于这类患者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是必须要用药物甚至物理治疗,因为一旦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他们是会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的。
还有就是,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医生能不能去问抑郁症患者有没有自杀倾向?
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是必须要询问自杀这类问题的,而且事实上,患者不会介意、甚至希望医生询问这类问题的。
如果不是自杀无法知道他患有抑郁症?
虽然有的抑郁症病人比较隐匿,但是他可能会通过写遗书之类或其他的方式,流露出绝望的念头,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的。所以身边的人,如果有流露出自杀的念头,还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提供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 上一篇:上一篇: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的要点
- 下一篇:下一篇:抑郁后,我拥有了全新的人生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