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精神障碍从培养六项心理社会能力开始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11-01
预防儿童精神障碍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应从培养孩子的心理社会能力开始。那么,为预防儿童精神障碍,该培养哪些方面的心理社会能力呢,以下做详细分析介绍,家长可参照这些方面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孩子。
预防儿童精神障碍应教会孩子六项心理社会能力卫生组织建议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儿童青少年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具体可表述为以下六种:自我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压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应对能力和自律能力。
1 了解自身特点 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一些儿童青少年往往不明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的孩子更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心理。要让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发扬长处,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
2 学会倾听和表达 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
3 理解支持他人 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一些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和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需,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
4 解决问题 培养应对能力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因此,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技巧和方法。
5 认识情绪 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
儿童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因不会调整、控制情绪形成烦恼,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教育他们学会宣泄和放松,保持心理平衡。
6 避免攻击性言行 培养自律能力
儿童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就会一时冲动骂人、打人、讽刺讥笑。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
以上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分析了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心理社会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好是预防儿童精神障碍的屏障。总之,对于儿童精神障碍,预防比治疗重要。如果想了解儿童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请咨询本站心理医生。
- 上一篇:上一篇:年底压力超标 推荐减压良方
- 下一篇:下一篇:了解精神障碍疾病有哪些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