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信朋友圈都有哪些性格的人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09-09
1.秀恩爱型
“真开心,谢谢亲爱的给我买的礼物!”有人常在朋友圈里秀恩爱,他们的生活事项几乎到晚都能出现微信上。
这类人往往内心感较高,心态积极乐观,源于其父母的乐观向上。也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欠缺,希望通过“晒”获得认同和建立人际关系。这类人会给朋友带来积极的情绪,但每天发太多类似信息,时刻期待别人点赞,有可能是自卑作祟,可能招致反感。不妨积极参与现实活动,建立稳定的社会圈子,增强自我价值感。
2.无所不知型
朋友圈有那么几个人,经常在评论里能看到他们独到的观点:从政、体育到娱乐,就像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
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获取信息,在交际中获得发言权,从而拓展自己的圈子,是一种高层次需要。但有时也是自卑感强的表现,希望通过独到的观点获得认同,从而降低孤独感,获得社会支持。他们可能在童年人格发展期间没有获得父母的表扬和尊重。建议分析自卑的来源,与身边积极乐观的人建立固定的朋友圈。也可主动与父母建立更为积极的关系,弥补幼年时期缺失的关爱。
3.发泄型
“连续加了几天的班,整个人都要崩溃了!”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喜欢发牢骚,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种种不满。
确实,偶尔宣泄能给生活减压,但常常如此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了。这类人的不满更多源于内心负面情绪的投射。他们常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让人不喜欢。建议这类人多找身边较亲近的人倾诉,获取理解和包容,缓解焦虑,释放压力。
4.吃瓜群众型
有些人为了跟上潮流,也开通了朋友圈,但一般只看不发。他们觉得每天看看别人的百态生活,也挺有趣的。
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时,从众心理会促使人们赶潮流,避免落后,体现存在感。也有人不自信,不愿发表意见,担心自己的见解得不到认同。不妨尝试适当表露自己,不但能缓解孤独,提升幸福感,还可强化和拓展人际关系。
5.正能量型
生活中积极乐观的人,喜欢在朋友圈里传递各种正能量。他们常常发布风景萌物、温馨故事、人生哲理等。读他们发布的信息,你会不由会心一笑,心生温暖。
这类人往往积极乐观,喜欢分享,希望让更多人获益,别人的幸福是其快乐之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虽对一些负面事件不满,但希望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来改变现实。但万事过犹不及,这类人要避免过度追求完美,对现实生活也不要过于苛求,要学着尝试接受不完美,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6.炫耀型——自恋倾向
“刚从新西兰回来没几天,就被小伙伴拉去迪士尼,好累啊!”配图一张玩的很疯的照片。有些人玩微信玩得不亦乐乎,经常发状态。
现代社会节奏快,高压的生活状态,让很多人有淹没在人山人海中的感觉,而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存在的自己”,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微信是一种简单而快捷的记录方式,可以从他人的认可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感。这从人们喜欢晒小幸福、美照中更能体现出来。当然,每天发N条相似状态或刷屏的人,或有一定的自恋倾向。
7.丰富知识型
有些摄影爱好者,在微信上关注很多相关公众号等信息。经常发布精彩绝伦的照片,分享更加的作品,于是粉丝越来越多,这让他们觉得生活更充实了。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动力,人们都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在一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地获取信息,在交际过程中有更多发言权,不至于OUT,从而帮助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是一种人际交往、精神的需要。
8.减压型
很多人为了生活,不得不远离故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亲朋好友都不在身边,只能经常在微信释放自己的心情,按照他们所说:“这是一个隐秘的途径,充分袒露了真实的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些人或许没有更多的途径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而微信恰好弥补这种不足。发布积极的信息,宣泄对生活的不满,是一种不错的调适压力的方式,因为写出来,本身就是减压。和宣泄型有重叠,但解压这种类型较为正方向一点,不会像宣泄型那么给人负能量。
9.窥视型
有些人只转发信息,几乎从不发原创的信息,他们说:“秀恩爱死得快!”不过,睡觉之前和早上起来他们做的件事就是刷微信,看看别人的生活。
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微博时,从众的心理让人们也赶潮流,避免落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奇心,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而查看微博、微信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由于人们晒的大部分是好的一面,“看客”或们许会有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感觉自己过的不如别人,从而烦扰自己的内心。
10.微商广告型
一般这种都是屏蔽啦!
- 上一篇:上一篇: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
- 下一篇:下一篇:年底压力超标 推荐减压良方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