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症的历史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11-08
神经衰弱也许从人类起源开始就存在与这个了。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是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以及紧张性头痛这五项。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在西方医学史上是如何研究神经衰弱症的。
神经衰弱(neurasthcnia)一词为美国精神科医生所创用。他把两个希腊字根“neuro”(神经)和“asthenia”(衰弱)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词;认为这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没有可证实的病变存在。在这一疾病名称之下他列举了,失眠、脸红、嗜睡、瞳孔扩大、头部重压感……等数十种症状,把焦虑症、抑郁症、病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症、心身疾病和一些躯体疾病的症状都包括在内。
他把神经衰弱看作是美国社会迅速工业化造成的文明病,认为这种病主要见于中上层白领阶级的脑力劳动者。三、四十年之后,这一名称便成为当时社会较流行的诊断名词,一些人甚至以患神经衰弱来炫耀自己身份高贵。
其后,Freud把神经衰弱归入现实神经症一类。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精神病学会分类把本病列入精神神经症一类。我国的CCMD-2把本病作为神经症的类型之一。DSM-III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诊断名称。ICD-l0(1992)则把本病置于其他神经定性障碍(F48) 之下。
近一个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在美国和西欧,本病的诊断由盛而衰,终至于消失。在东亚,本病仍然相当常见,其原因除社会文化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医生对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这一疾病名称,包括的范围过宽。其后,随着各种特殊综合病征的分出,使这一疾病概念迅速缩小。又出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几乎都可见于其他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等,使本病的诊断更加因难,我国精神病学家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制订了较明确的神经症诊断标准,使神经衰弱的临床诊断规范化
实际上,经过调查表明:神经衰弱症接近于百分之十四,在各种神经症中依旧是发病率较高的。而神经衰弱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整体性疾病,可能和躯体、精神,外界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有关系。相信在未来,医学家和科学家也会更注意精神衰弱症的研究。如果您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神经衰弱症的知识,欢迎您点击我们的在线医生。
- 上一篇:上一篇:老年人精神衰弱治疗建议
- 下一篇:下一篇:治疗精神分裂症办法有哪些
-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